與奚族大酋長奚仲等人達成協議後,楊集立即起程北上,當天傍晚就到了大安縣。
大安縣位於新開河以北,也就是後世的科爾沁左翼中旗一帶,此城是高寶寧為了防止高句麗、靺鞨而修築。當時的契丹名為契丹,可實則是被北齊直接管轄,他們畏齊如虎,對於高寶寧的命令不敢不遵;況且築城也利於他們自身的安全,於是他們按照的高寶寧防禦圖紙,打造了很多防禦體系。
大安城與中原的上縣差不多大,離高句麗的國土有三十多里,而在邊境兩國邊境的三十里之間,又打造了許多軍事堡壘、烽火臺,這跟李靖在庭州草原打造的防禦體系如出一轍。
冀州軍並沒有駐紮在城裡,而是在駐紮在城東二十里處,再向東十多里,便是高句麗的國土了。
隋軍大營呈一個指向東方的大箭頭,前面的三個角各是一座軍堡,後面才是大軍駐地,如是一來,四者便互相成了犄角之勢,再在後方,就是堅固的大安縣,而大安縣西南方數十里外,則是齊末陪都黃龍城。
城與城之間的間距,都是為騎兵的體力、馬力考慮的,如果一城受到攻擊,另外一城的騎兵立刻可以全速去救援,到了戰場之後,還有足夠的人力、馬力,使他們能夠立刻作戰。由此也可見,高寶寧為了復國,在契丹花費了巨大的心血。
楊集到來之時,第一時間接見了突地稽使者、忽賜泰,大致的了一下粟末靺鞨和高句麗戰況,便召集眾將議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