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名之為山,實則是扼守揚子江中流的一座孤島。
東晉明帝年間,有一座寶剎禪林依山形地勢修建於此,始名“澤心寺”。
隋末唐初,澤心寺中出了一位不世出的高僧,正是那位西行萬里至天竺那爛陀寺取回真經,令佛法大興於中土的“佛子”玄奘法師。
自從玄奘法師功德圓滿虹化涅槃,一度成為中土佛門聖地的“澤心寺”逐漸式微。
直到近年,“澤心寺”中又出了一位佛法禪功乃至氣度神采都不遜於玄奘法師,同樣得朝廷敕封為“佛子”的法海禪師。
他眼見得寺院衰敗年久失修,便與佛前立誓要重修廟宇、再興山門。
說也神奇,這位法海禪師前一天立下誓願,第二天便有天雷劈開山石,現出下面埋藏的一窖黃金。
法海禪師散盡萬金,將一座寺院修建得比原本恢弘廣闊十倍,殿宇鱗次櫛比,亭臺勾連貫通,遍山金碧輝煌,只見寺院而不見金山,“澤心寺”也因此更名為“金山寺”。
同為佛子,這兩位高僧的行事風格卻大不相同。
那位玄奘法師最是溫文爾雅,雖也擁有一身深不可測的佛法修為,卻從未用來與人爭強鬥狠。
即使在當面的西行路上面對各路邪祟妖魔時,他也只是盡力勸導其改過向善,當真冥頑不靈者則是由早年收服留在身邊作護法的白猿行者打發,本人卻從來不曾親自出手沾染因果。
而這位法海禪師則素來嫉惡如仇,最愛做得事情便是降妖除魔,自修行有成以來,已不知有多少妖魔鬼怪撞在他手中而遭鎮壓誅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