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瑤華的極限還差得遠。
故而他聽了鍾天政這話不置可否,轉而看向文笙。
文笙這半天不說話,正是感受到了譚瑤華所說的古怪。
在譚瑤華那複雜多變的指法下,這支曲子聽上去旋律跌宕明快,其中有幾處明顯相似,節奏感極強。
聽上去不像古琴,到有些像琵琶之類的樂器發出的聲音,珠弦碎玉,頗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感。
可怪就怪在初聽如此跳脫的一首曲子,不知為何其中又暗含苦澀之意,叫人聽過之後不是心花怒放,而是空落落的悵然若失。
既然這首曲子出自,文笙不由要想,中有一首,一首,雖然這名字都是她取的,但原曲表達的當是這個意思無疑,這一首又是什麼呢?
她聽不出來。
這種節奏感極強卻又透著悲傷的旋律,超出了她的認知。
她凝神思索了好一陣,問譚瑤華道:“你也聽不出來它說的是什麼?”
譚瑤華搖了搖頭:“我覺著是我出身國師府,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之故,這一年間特意到處走了走,鄉間、市井我都呆過,留意觀察,卻始終沒有發現有哪一樣事情與這旋律有共通之處。”
“也許是做這樣活計的人太少,平時不容易見著,所以我們一時想不到吧。”文笙只能做此猜測,“說不定哪一天,靈光一現,就會想到了,或者無意中撞上呢。”
話雖如此說,文笙卻多少有些失望。
她自忖不像這世上旁的女子,前生後世也去過不少地方,而譚瑤華顯然也屬見識廣博之人,憑他們兩個的經驗,竟聽不出這琴曲裡說的是什麼,那以後靠著碰運氣來尋找答案,怕是極為渺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