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的三百零五篇,“皆絃歌之,以求合、、、之音”。
但在這大梁。文笙還從未聽人邊彈琴邊唱歌,樂師們對琴歌大都持排斥的態度。
這也難怪,妙音八法本身對技巧的要求已經達到極致,一心不能兩用,歌與琴聲若是做不到天人合一相得益彰,對樂師的技藝非但無法提高,反而要拖後腿。
琴歌在這音律已經成為殺人利器的大梁。逐漸沒落乃至無人問津也就不足為奇了。
果然那學生接著又道:“自國師的妙音八法橫空出世。證明音律可以遠遠地突破文字之侷限,純樂比琴歌更容易引導觸及人心,私以為。這才是正道……”接下來他又從幾個方面細講了純曲的好處,對譚老國師的妙音八法好生膜拜。
“藏頭猱”不置可否,偶爾“嗯”上一聲,表示自己在聽。
那學生講了差不多有一刻鐘。口乾舌燥,到最後。他又補充了兩句,使他這一番論述更加滴水不漏。
“不過學生想這世上若真有奇人妙解音律,詩詞上又有建樹,能使二者韻味相融。琴歌未必不可一試。像裡這些琴歌若是就此都失傳了也是非常可惜的。”
“藏頭猱”待他說完一時沉吟未語,過了一會兒才問道:“就這些了?”
“是,就這些。”
“好吧。那你回去好好想一想。四個月後再來,我在你這借書記錄上寫明瞭。下次補考還需找我。”
屋裡一陣沉寂,停了片刻,文笙就見一個三十出頭的學生怒氣衝衝自裡面出來,與文笙擦身而過,帶起了一陣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