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家上、蕭相。”
就見陽城延悠然起身,從懷中取出一卷早就準備好的竹簡,慢條斯理的攤開來。
“鄭國渠,修於秦王政元年,至王政十年畢。”
“渠首自涇水分於谷口對岸,沿三原、富平直流向東,過蓮勺,於重泉北十里處匯入洛水。”
“渠長共三百一十七里,原頂寬十五丈,底九丈。”
說到這裡,陽城延便將手中竹簡合攏,面帶稍顯凝重的抬起頭。
“然近年,鄭國渠之水累年漸少;沿岸郡縣、農戶欲疏渠,而不知如何為之,只得拓寬渠之道。”
“故今,鄭國渠頂寬近二十丈,底寬,更幾近十六丈······”
聽聞陽城延這番介紹,劉盈的面色也不由稍沉了下來。
陽城延所說的‘郡縣農戶欲疏渠,而不知如何為之’,其實就是百姓看著鄭國渠之水越來越少,心裡著急,想做些什麼,卻又好心幫了倒忙。
蓋因為水渠的寬度,會直接影響到水流的流速,和對某些淺窪渠段的衝擊能力。
就拿鄭國渠來說:原本鄭國渠底寬九丈,水流湍急,即便是某些渠段被淤泥、垃圾所堵塞,鄭國渠所具有的水量和水壓,也有透過水流衝擊,從而疏通阻塞河段的能力。
但如今渠道拓寬,水流就變得遲緩,原本可以被水流衝開的阻塞段,也就不再能被鄭國渠‘自動衝通’。
再加上水流變緩,使得水中的泥沙更容易沉澱,就更加劇了鄭國渠下游的阻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