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若望,德國科隆人,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
二十四年前,即1620年來到澳門,為了傳教,輾轉到北京為明王朝效命。
在原來的歷史中,明王朝敗亡後,他又為清王朝效命,得到了順治帝的賞識,在中·國整整生活47年之久,是繼利瑪竇之後最重要的來華耶穌會士之一。
李來亨進入北京城後,便派人將湯若望抓了起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真理”使其認識到了大順王朝即將成為中原正統,要求其為大順王朝效力。
不得不說,在這個時代,湯若望可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當歷史的車輪滾到了這個時期,中西方的科技水平其實已經出現了不小的差距,在近代科技的很多方面,西方都已經開始領先,大順若想迅速發展起來,必須藉助傳教士的力量,將西方的科技文明成果在短時間內化為己用。
湯若望曾經受崇禎皇帝的命令,成功造出了大炮,還寫出了一本《火攻挈要》,記錄了歐洲16世紀的火炮製造知識,是這個時代有關西洋大炮的最權威的著作,作用十分巨大。
不止如此,湯若望還翻譯了德國礦冶學家阿格里科拉的《礦冶全書》,中文名叫做《坤輿格致》,裡面涉及到了礦業和相關冶金工序的每個階段,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科技寶書。
只不過在原來的歷史中,由於戰亂頻繁,該書未及刊行,便在戰火中遺失了,實在是華夏的一大損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