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帆王堯
“全民閱讀”的前提條件,是引領廣大讀者進入生動有趣的接受層面,否則難以為繼。“大家讀大家”叢書便應運而生。
“大家讀大家”叢書的策劃包含著這樣兩層含義:邀請當今的人文大家(包括著名作家)深入淺出地解讀中外大家的名作;讓大家(普通閱讀者)來共同分享大家(在某個領域內的專家)的閱讀經驗。前一個“大家”放下身段,為後一個“大家”做普及與解惑的工作,這種互動交流的目的就是想讓兩個“大家”來合力推動當下的“全民閱讀”,使其朝著一個既生動有趣,又輕鬆愉悅獲得人文核心素養的軌道前行。
在我們的記憶中,兒時讀《十萬個為什麼》,在閱讀的樂趣中潛移默化地獲得了一些科普常識並且萌生了探究世界的好奇心。這是曾經的“大家”讀“大家”的歷史。我們常與一些作家、批評家同仁閒聊,談起一些科學家為普及科學知識,絞盡腦汁地為非專業讀者和中小學生寫書而並不成功的例子,很是感慨。究其緣由,我們猜度,或許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培養的科學家缺少的正是人文素養的薰陶和寫作技巧的訓練,造成其理性思維遠遠大於感性思維,甚而缺少感性思維以及感性表達方式。在更大的範圍看,多年來文學教育的缺失,導致國民整體文學素養的凝滯,從而也造成了全社會人文素質的缺失。這是當下值得注意並亟待改變的文化危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