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要是有業內人士看到的話,請輕噴,我找了一天的六十年代國內軋鋼機的技術,結果找了個寂寞,就只能硬上了)
“這個,這個,還有這個,都給我拿上!”
進到倉庫後,江德銘毫不客氣的指揮著指揮著跟隨著他和張文峰一起過來的幾個工人幫忙。
從系統那獲得的知識裡,他知道再過幾年,就有幾個工人憑藉著工廠的原有裝置,改進了軋鋼機的油壓裝置,不但軋製出了極薄的帶鋼,在某些效能方面,甚至還超越當前時代,這世界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
什麼叫牛批?這就是了。
聽起來好像是天方夜譚,但這個時候的人,的確做出了很多在外國看來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反正那油壓裝置已經出問題了,江德銘想著乾脆在修復的同時加以改進,提前達到幾年後的那效能。
沒能力就算了,既然有這個能力,那自然得做到最好,為這個國家盡一份力。
當然,這個改造光靠江德銘一個人的話,想要完成,怕是得到猴年馬月去,得虧這這裡是人才濟濟的軋鋼廠。
像易中海這樣的八級工就有好幾個,江德銘借調一兩個的話,完全沒問題。
加上江德銘自己的動手能力也不差,在大夥的齊心合力下,天黑之前,總算將改進需要的零件都給做出來了,接下來就是裝上去試驗了。
本來按照張文峰的想法,是把機器修好就行,但聽到江德銘說能改進油壓裝置,扎出更薄的帶鋼,他心動了,但光憑他自己是沒法做主的,便跑去報告了楊廠長,楊廠長一聽,反正都壞了,也不差那一時半會,搞就是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