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安自然早就準備好了。
註釋原稿還是他們親自手寫的版本,而成品,已經是再次抄錄的了。
所謂註釋,其實跟修訂也差不多。在原書的基礎上,一半甚至更少用來填寫原文,而空出來的地方,就用來書寫典故和解釋。
這樣的強行擴容,使得兩本書的內容,填充了至少六倍以上。
這,還是幾人儘可能惜字如金的結果。
抬入大殿中的,是張大安親自抄錄的書籍。眼下,印刷術還處於萌芽狀態。文字的傳遞,從竹簡再到紙質書籍,已經過去了幾百年,而現如今,雖然紙成了比較主流的記錄載體,但是印刷術,卻還只是雕版印刷的狀態。
所謂的雕版印刷,就是工匠在一塊木板上,直接雕刻出一張紙需要的文字來。這是從碑文拓印帶來的靈感。只是,這麼久了,卻還沒有一個人想到將一頁書籍的字給分割開,獨自雕刻,形成活字印刷。
這其中,固然有紙張沒有普遍推廣的原因,但是,歸根結底,導致只有一層窗戶紙卻不能捅破的,還是頭腦的禁錮。
殿內的武將在打瞌睡,文官則三五成團,欣賞註釋書籍的成品。只有李賢一個人,坐在那裡發呆。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或許就是因為現在的工匠,地位實在是太低下了。
匠人,在封建王朝的地位,雖然在商人之上,但是,卻也在百姓之下。甚至,他們的實際地位,還不如商人。畢竟,商人家財萬貫不愁吃喝,匠人卻要用繁雜的勞動,換取溫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