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春率領三艘海船於六月九日從旅順出發,揚帆向倭國而去。
這個年代的航海技術比較落後,為了安全起見,海船一般沿著海岸線行駛,這樣一是不容易迷路,再就是能夠得到補給。
從旅順往倭國,先是一路向東,到達皮島以後在沿著朝鮮海岸往南經濟州島渡過海峽到達長崎港。這條航線開闢時間也就三年時間,第一個開闢航線的是陳壽閣。
王業泰到達旅順之後,為了賺錢,便試圖開通旅順往倭國航線,經過李彥直推薦,任用陳壽閣為商號首領,專門負責對倭國貿易事宜。
然而跑一趟倭國航線之後,王業泰發現雖然賺錢,但太麻煩,主要是遼南可以貿易的物品太少。在大明時,和倭國貿易的最大宗貨物最賺錢的是生絲貿易,而生絲貿易控制在以鄭芝龍為代表的東南海商手中,而遼東是不產絲的,也沒有其他好的商品。
所以一開始,陳壽閣選擇從江南一帶購買生絲等貨物,然後經過運河河道運往北方,再從旅順出海往倭國。這樣的導致一趟貿易耗費要一整年時間,投入和產出效率太低。
所以在進行了兩次之後,王業泰便取消了倭國航線。
但是隨著玻璃鏡子製造出來,去倭國貿易再次提上日程。一面鏡子在大明能賣七八十兩白銀,運往倭國至少賣一百五十兩以上。倭國有很多大名,一個個都是土財主,性喜奢華,這種鏡子很有市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