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最終落到宣子身上。
荀太后的意思,這是成王第一愛子,尤其應善視。
然而,宣子也是成王與萬年公主所生,是她情敵的孩兒。因為公主的存在,荀太后始終未能走進成王心中,僅收穫一段有敬無愛的婚姻。
她就無怨尤,不嫉妒嗎?
尤其是現在,成王已逝,會稽國已是他們母子的天下,適度享受權力的便利,又有何妨?權力雖無法彌補生命的缺憾,卻可以一消胸中塊壘。
然而,荀太后似乎有種“公家”思想。已故的家姑和夫君,在她看來,不是送走的神靈、卸下的枷鎖,而是值得緬懷的貴人、親人。他們遺產與遺志,她也竭力維護。
許多人——包括道子——都曾懷疑,她的賢惠大度是虛偽的面具。要到今日,才明白她的素心。
道子望著四壁懸掛的秦鏡,那是祖母的遺物,姑母敬嫘主動放棄繼承——“給它們一照,活像是被孃孃嚴厲的眼睛盯著,脊背發冷,會做噩夢的。”
彼時道子年少,聽了敬嫘這話,真覺得這些古鏡附了魔。祖母那剛愎執拗的女暴君,怎肯輕易死去?必定魂留人間。有很長時間,他很怵這間樓室,也敬佩母親居住其中的勇氣。
那其實不是勇氣,而是坦然。
對於宣子,道子卻做不到母親的大度。不殺他已經是恩典。
猶記得少年時一同隨父出征,他在陣前浴血衝鋒,披頭散髮,宣子卻安安穩穩,坐在耶耶軍帳裡看他孃親筆的畫書,風雨不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