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師太是不是想讓你們做災難社會學?”
倪芝的導師何沚是濱大最年輕的博導,古板嚴苛,三十多了還沒嫁人。原本研究方向不是這個,這幾年醉心小眾的災難社會學,有這個研究方向的學校在國內找不出十幾個,她幾乎是一手建了濱大的災難社會學方向。
倪芝答她,“算是,她提了個地震遇難者的災難祭祀和緬懷的方向。”
“哦,我有印象,她課上講過,還說叫我們去讀《現代中國的“亡靈”三部曲》。”
這一陣兒的車來勢洶洶,兩人不著急硬闖,都站著狹窄的燈柱底下。
倪芝扶了扶黃銅的燈座,想起來今天所見,“學院裡走廊裡有個古鐘,被拆了。”
“我沒什麼印象,是什麼樣的?”
“原本有個黃銅色的西洋鍾,雖然早不走了。上面有介紹,是民國時期的鐘。”
倪芝頭一次見是夕陽西下時分,頗有歷史感的學院裡面,走廊仍是舊式模樣,綠色的吸頂燈被鐵絲分割,傾洩出昏暗的光。一路順著牆上貼的介紹邊看邊走,看完銅製的鐵牌寫著曾是濱大地下黨活動場所,正好聽見走廊盡頭噹噹噹當敲了十下。
原來是一口西洋鍾,旁邊貼著1921年某愛國人士贈予濱大。
並不是整點或半點,倪芝對了對錶,又靜默地站了幾分鐘,發現原來鍾早已不走了,不知為何還保留著報時的功能。
牆壁上高處的老虎窗裡透出來光,塵埃無聲地往下飄,明明鐘的指標未動一下,卻感覺到時光以倍速流逝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