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聲磷磷隆隆,崔文卿和蘇軾均沒有說話交談,而是相對而坐閉目養神。
崔文卿是在思忖待會大朝會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和或許要面對的挑戰,沒有心思交談而已。
至於蘇軾,知道他心懷大事,單純的不願意出言打擾。
於是乎在這樣一片安靜的氣氛中,馬車駛過了天津橋,駛過了宮門廣場,又駛過了端門穿過皇城大道,在車馬場穩當當的停下了。
兩人相攜下得馬車,可見其時天色尚是黑濛濛一片,而在皇城之內,卻已經燈燭煌煌,人影攢動,車馬如流,鬧聲哄嗡了。
想想也對,參加大朝會的官員不僅包括七品以上的京官,那些在京的地方官員也會應邀參會。
不僅如此,相傳今日大朝會朝廷還邀請了幾位致仕名臣,集英殿大學士、學士以及洛陽城周邊州郡刺史、知州參加,足可逼近千人大關,可謂是非常大的陣仗,人數自然非常之多,乃大齊開國之所罕見。
而更為罕見的是,這次大朝會乃是由崔文卿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從六品官員一份《建言書》而提議召開,實乃令天下為之側目。
所以當崔文卿剛走下馬車,站在宮門前的時候,頓時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也引起了陣陣竊竊私語之:
“就是那個人啊,崔文卿?呵,黃口小兒而已,也敢向官家建言?”
“人家可是振武軍大都督府折昭之夫,王安石之關門弟子,還有什麼是不敢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