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省回到京城的時候,年紀已經不小了。
韶聲很擔心他的課業。
她原先雖也上心,但身處鄉野,囊中羞澀,孩子不能隨著先生唸書,也沒有見識廣博的好先生。
——害他只能去藥鋪裡幫忙。
韶聲怕知省跟不上。
儘管沒有同齡的孩子做比較,但如今為他授業的幾位恩師,皆是朝中的大臣。
知省什麼情況,他們瞭解得一清二楚,而韶聲又不能堵住他們的嘴。回家閒聊時,哪裡能保證他們不會談及?又哪裡能保證,他們不將知省同家中小輩比較?
就連她兄長,都不自知地用知省做例子,督促自己的孩子上進——不幸之中的萬幸,知省與母親的想法相同,不願叫人挑刺,於課業之上,下了比常人多幾倍的功夫,且日日堅持,從不敢鬆懈。
——這才得到諸位老師不錯的評價。
但韶聲仍然焦慮。
沒有壞名聲傳出去,只能說明孩子正常,未必真的優秀。
畏於齊朔的威勢,諸人口中“不錯”二字,未必沒有摻雜粉飾。
而她想讓她的孩子樣樣拔尖。
必須樣樣拔尖!
最好要比他的父親厲害!
她不許別人說她孩子的閒話!
因此,除了齊朔原本的安排之外,韶聲還要求他,為知省加了額外的課業,把他每日的時間,塞得滿滿當當。
君子六藝要學,為君之道要學,連天文地理,琴棋書畫這等奇技異術,也要請人來教。
知省對母親的安排,不僅毫無異議,甚至每門都刻苦用功,不許自己學不精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