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清晰地看到了事情的本質。
甚至,很多人已經開始進而討論什麼是發展之路,什麼是民族自信,什麼文化覺醒。
許如意在廠子裡走動的時候,有時候就會瞧見大家在讀書讀報——為了讓大家更全面的瞭解這次討論,並且參與進去,燎原總廠訂購不少報刊,而且不止一份,放到了每個車間,食堂,培訓學校等一切大家能夠看到的地方。
許多職工們沒事就會討論,甚至許如意還看到,他們很多人還準備特別有時代特色的筆記本,紅的黃的藍的綠的,上面印著風景或者美女照片,將所有認為對的字字句句,段段落落抄了下來,一方面自己學習回顧,另一方面與他人分享。
這一場辯論,持續了長達大半年時間,參與的報刊不下數百家,而接到的來信、文章、評論不計其數,僅僅是最先倡導討論的《法制日報》,許如意跟編輯聊天的時候,就曾經得到過一個數據——六萬多封信。
許如意估算著,如果全國的來信文章都計算的話,恐怕要大於十萬封。
這可不是許如意的年代,大家動動手指就可以發表言論,這會兒人們需要手寫出來,買了郵票,寄出來,這非常麻煩——應該說,討論這事兒的人,要遠遠大於這十萬封信。
也因著這個,許多事情悄悄有了改變,合資有了更規範的法律法規,很多原本許如意記憶中消失的廠子,似乎在這次大討論中,得到了啟發——最著名的就是汽車行業第一個合資的京市吉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