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538章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宣和五年,太湖所產一石,高六仞,百人不能合抱,趙佶得石喜極,竟封石為侯曰盤固侯。華亭有一株唐時栽種的古樹,朱勔等看中後,因枝幹巨大,無法透過內河橋樑,只能改由海運,結果是樹與人都葬身大海。

艮嶽於宣和四年落成,之後的搜刮還在繼續。前後綿延二十餘年,遺禍江南,致使原本的富庶之地遍地蕭索。

與此同時,在趙佶的縱容之下,蔡京等打著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賄賂公行,賣官鬻爵,三千索,直秘閣;五百貫,擢通判。

巧立名目,增稅加賦,搜刮民財。如徵收所謂經制錢,取量添酒錢及增一分稅錢,頭子、賣契等錢,斂之於細,而積之甚眾。這些積攢的財富又被毫無限度地揮霍,鑄九鼎,建明堂,修方澤,立道觀,大興土木。

蔡京、朱勔等人,不僅在宮城之北建築稍小於宮城的延福宮和規模更大的艮嶽,還乘機利用搜刮的民財大修各自的豪華宅第。

為了阻止其他官員的議論,詔書也不依中書省草擬、門下省複核、上奏後頒行的正規途徑,而是請趙佶親書後即頒行,稱為御筆手詔,甚至請宦官楊球代書,號稱書楊,以達到他們任意胡作非為的目的。

而除了荼毒南方,他們在北方也橫徵暴斂。宦官楊戩先設稻田務,開始在汝州立法,可以種稻的田土,收索民戶田契,輾轉追尋,直至無契可證,將超出原始田契的土地稱為公田,種植戶即作為佃戶,須交納公田錢,繼而推廣至黃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