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一定會遇到那種很刁鑽的採訪物件,迴避問題的,隱藏情緒的,說瞎話騙人的。首先還是之前舉的例子,他說他錯過了那個球,所以輸了。你要問他,之前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對失敗有預判嗎?裁判吹哨,他聽著是什麼感覺?邊上觀眾什麼反應?隊友怎麼迎接他的?之後的比賽他看了嗎,還記得嗎?他說全國大賽之後他改變了練習方法,你要問他,這個方法之前嘗試過嗎?是自己想出來的嗎?如果不是,那麼誰給了他靈感?初次改變是什麼感覺?身邊人對此有什麼反應?”
“他說輸了很傷心,沒問題,所有人都很傷心,那麼你要問清楚那天他從體育館回家的細節。比賽結束開啟手機有沒有收到大家的問候?返程大巴上的氣氛是什麼樣的?在學校門口下車之後有沒有回網球場覆盤,甚至訓練?路上遇到的第一個人,老師或者校工,有沒有和他們打招呼,有沒有問起比賽的情況?那天回家路上發生了什麼嗎?”
“最近不斷地有同學和我說,採訪失敗是不是戳人傷疤。當然可以這麼理解,這個事情剖開來看就是這個性質,”接觸到木島冷冷的目光,野原咬了一下舌頭,硬是把後半句話嚥了下去,“可我還是覺得,要懷著一種理解、共情的心態去發問,去體會當時他們體會的一切。採訪者其實掌握著天然的觀看、書寫的權力,你要剋制地運用它,不能讓這種權力變成居高臨下的挖苦。這是很難的……大家慢慢體會就是了。反正你們和採訪物件應該還會有很多次交流,今天早上就先看他們的練習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