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要認識到的一點,是明朝政治體制的運轉模式本身就決定了,大明就是一個天下大權繫於皇帝一身的特點。
後期不管是內閣坐大,還是內宦專權,本質上都是皇權由於皇帝的懶政怠政或者想要壓制文官而出現了真空期,為內閣或者宦官篡奪。】
——內閣坐大?宦官專權?
明·宣宗·開創了票擬批紅制度·設學堂讓太監讀書·皇帝朱瞻基:怎麼回事?內閣不就是顧問機構嗎?宦官不是不允許干涉朝政的嗎?
怎麼就突然內閣坐大,宦官專權了呢!
完全不知道自己未來幹出了什麼操作的宣宗皇帝頭疼地倒吸一口冷氣,強行逼迫自己冷靜下來。
【這個系統決定了,他的最高點一定是要有一個領導來維繫運轉,才能暢通無阻的。
堡宗早年不能親政,三楊作為輔政大臣,雖然儘可能勉力維繫著明朝的穩定——但也僅此而已了,他們誰也不敢真正僭越,代行皇帝的職權。
畢竟雖然他們沒辦法看到,可是代行皇帝職權的下場,後面的張居正其實已經演示給我們後世人看了。
這樣君位空懸,輔臣不敢過多作為所帶來的後果,就是正統一朝早期在政治上逐漸因循守舊、不思進取,軍政日趨廢弛,屯田被破壞,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
而隨著張太皇太后和三楊的接連離世,得以親政的朱祁鎮卻並沒有將自己的目光投入進這些,大明亟待著他以一個皇帝的身份才能解決的問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