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點出頭,孟曉琴給路舟叫來了微訊微頭條小組的組長。
人路舟是記得,陳東卓,去年下半年微訊hr擴招時從飛信挖來的專案經理,在此前的工作中路舟同他是有過一些接觸。
“路總。”
“稍等片刻。”
路舟先是將手頭上的郵件檢閱了傳送出去,隨後便說道,“微頭條內部立項也有一段時間,文件我也看了,但我本身對一些東西是存有疑問,所以想和卓哥你溝通一下。”
陳東卓,“路總您講。”
路舟,“首先公眾號和微頭條是兩款截然不同的產品形態。公眾號的大部分功能是根據我所提出的要求進行設計,而微頭條這是老程本身的想法。
公眾號基於使用者喜好和行為,微頭條則是使用者和資訊間的自動匹配。
所以,儘管現在公眾號也歸入你們小組進行日常維護,但在兩個產品上你需要做好區分。”
陳東卓,“明白。目前我們仍然是按照程旭元的意思,工作仍然是先以公眾號為主,微頭條還處於討論階段,相應的設計和設想正在逐步完善。”
路舟遞給了陳東卓一份檔案,“這是我在你們基礎上修改的版本,電子檔也已經發到了你的郵箱。”
隨後他又接著說道,“內容資訊整合成流,這個想法應該不屬少見。
從千度篩選收錄,到部落格微博的關注,再到朋友圈產品形態,甚至說接下來的微頭條,本質都是內容資訊流。
微博基於關注關係,朋友圈基於現實關係和微訊內好友關係,但在內容呈現上,它的顯示原則都遵循著時間軸線timeline。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