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敬年本身是生意人,能理解成本管理中的一些手段,惻隱之心對於商人來說未必是好事。
但是他所面對的環境和趙束所面對的環境截然不同,他身邊的同事不是海歸就是雙一流研究生起,他面對的客戶群非富即貴,所以他逐利的代價非常小,至少不用過心裡這關。
而趙束的同事大多是緬甸本地窮苦人家的孩子,從小跟隨父輩在礦區討生活,成年後使出渾身解數依然走不出這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礦山。
“東來”幾乎不做零售,料子成批次批發給下游翡翠商或者同行和中介,搶的是一條條染血的礦脈,乾的是刀尖上的買賣。
不同環境下生存的兩個人對於同一件事的理解截然不同,比如趙束覺得“六個包子”合理,沈敬年覺得離譜。
楊慶峰在旁邊聽了半天,終於忍不住過來用緬語輕聲問趙束,“阿束,他是誰啊?”
趙束用緬語答:“一個朋友”
“中國來的?”
“嗯”
沈敬年心說不夠你矯情的,剛才在山腳明明說的是中文,這會兒又故意切成緬語。
他上前一步對著楊慶峰伸出右手,“你好,我叫沈敬年,趙束在中國的好友”。
楊慶峰先是詫異看了一眼沈敬年,隨即目光掃向趙束。趙束指了指自己的耳朵,“他會聽,不會說”。
楊慶峰瞭然一笑,抬手握住沈敬年率先伸出的手,索性直接用中文交流,“你好,我叫楊慶峰,阿束的....”,他斟酌了一下用詞,“.....助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