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明末大軍閥 第3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譚曉大聞言有些犯難,然後便給劉衍算了一筆賬。

先不提火器督造處的產能問題,就說鐵料的供應問題:

以五斤熟鐵練成一斤精鐵計算,一杆鳥銃就需要八斤精鐵,一百杆鳥銃則需要熟鐵四千斤,兩百杆鳥銃就是八千斤熟鐵。

還有鐵甲,一副鐵甲需要精鐵三十多斤,劉衍要求每月打製鐵甲四十副,一個月就需要熟鐵六多斤。

這樣算起來,一個月打製鳥銃兩百杆、鐵甲四十副,火器督造處每月就需要熟鐵一萬四千多斤,摺合七噸多鐵。

這樣的數量放在後世自然不算什麼,但在此時的大明,這就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怕是整個靈山衛,每年從上頭撥下來的鐵料也沒有這麼多。

聽完之後劉衍也皺起眉頭,自己不能掌控原料來源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實在讓人難受。

劉衍沉吟起來,心中暗道:“看來有機會要找一找,大盤堡周邊有沒有鐵礦了,到時候建一個鐵礦場,將王炆鎮拉進來作掩護,也可以解決不少的問題。”

見劉衍在沉吟,譚曉大以為劉衍是對自己的回答不滿意,於是說道:“甲長,其實製作盔甲,也不一定要全部使用鐵料,製造棉甲、皮甲也可,也一樣可防銃、箭。”

棉甲確實可以有效地防護火器,比如八旗兵在製作棉甲時,就是將棉花浸溼,然後反覆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張這樣的棉片綴成厚實的棉布後,在兩層棉布之間安上鐵片,內外用銅釘固定,棉甲就製成了。這樣的甲冑,對火器的防禦效果非常好,冬季還可以防寒。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