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出自《性理字訓》第一章 “造化”,謝景行早已經爛熟於心,幾乎是祝世維話音剛落,便接了上去,“形而下者,有方有體,是之謂器。”
祝世維聽著謝景行背書,看他背了一句就停下,說:“繼續。”
謝景行只能繼續往下背:“自然之理,是之謂天;主宰萬化,是之謂帝......”
祝世維等著謝景行背了一長段,才翻過好幾頁,問:“修道明倫,以覺乎人,是之謂教。”
謝景行被驟然打斷,幸虧他後面又花了些功夫,遊刃有餘轉到“學力”這章,道:“未知未能,必效諸人,是之謂學......”
“純粹無妄。”
“天理之名,是之謂善......”
“氣動而健,能始萬物。”
“其數也奇,是之謂陽...”
一句比一句急,順序也被打亂,謝景行第三章 跳回第一章,應對自如。
“‘若動若靜,各止其所,是之謂定。’出自哪本書?”祝世維突然換了問題。
謝景行答道:“出自《大學》”
“何意?”祝世維猛地將書合上,緊盯著謝景行問。
謝景行卡了一下,才回答,“動其所動,靜其所靜,動靜有常,則動亦定,靜亦定。”注
古文有的很好理解,有的卻是需要經過成體系的學習後,才能弄清釋義,謝景行有學古文的基礎,經過一段時間的琢磨,基本上能清楚《性理字訓》和《小學》兩本書上內容的含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