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家緩緩開口道:“此次所講主題乃是‘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章。”
此乃《論語·里仁篇》。
偌大的會講堂中只餘盛大家一人的聲音,“此章以義利判君子小人,辭旨曉白,然讀之者苟不切己觀省,亦恐未能有益也。某平日讀此,不無所感。竊謂學者於此當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習,所習由其所志。志乎利,則所習者必在於利;所習在利,斯喻於利矣。故學者之志不可不辨也……”(注:陸九淵白鹿洞主講講義)
本章明確地將義利進行了論述,而至聖孔子認為,義在前,利需完全服從於義,義為重,利為輕。無論是以何為目的,行事都需遵從社會道德,而不能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否則就是社會不穩定的因素,需要除去。
而正是因為如此,孔子將重義之人視為君子,而將個人私利置於大義之上的視為小人。
在大炎朝的發展甚至更加極端,謝景行將盛大家的所言歸納總結,發現他闡述的義利觀幾乎可以說是完全對立的,有義者拋卻了私利,而心懷私利之人定是無情無義之人。
謝景行面上微動,這是否太絕對了?
盛大家聲音醇厚,一字一句極為清晰,等他全部講完,已經過了一個時辰。
一刻不停地講說,連口水都未曾喝過,滿腔熱忱可見一斑。
待他停下後,陳夫子上前又敲擊雲板三下,“會講結束。”
這時,才有人上去為盛大家斟了茶,盛大家一口氣將茶水飲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