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小師弟能力有限,來秦諸多時日,卻無甚建樹,只能勞煩淑女為腹?做引薦。”
“鉅子年邁,已同舊友在來秦途中。腹?先行就事,待鉅子至秦,必親自拜會秦國國君。”
“腹?心有疑慮,還請淑女為我解惑:淑女越過君主拍板許我墨家歸秦,是秦國不在意君臣間的僭越,還是已有十足把握令國君接受?”
……
回想起腹?狡黠著打趣她的最後一幕,秦昭心有慼慼,手裡的提案頓時下不去筆了。
腹?沒有惡意,但他的話間接提醒了秦昭:有一些話說出來,或許國君大度不在意,但朝堂背後的秦國根基們,卻能把她的話曲解出完全不一樣的意味。
秦昭已不再是初來秦時關係簡單、來去隨意的自由人。
她現下為人臣子,墨家歸秦一事雖撞上她的計劃,但實際不是小事。此等學派大家遷徙,牽動著中原形勢,絕不能越過國君定奪——即使是言語上的口快也不成。
不過此番墨家來秦,只有其中一支。操作得當的話,也不會弄得興師動眾,惹得六國提前對秦國敲響警鐘。
當初墨子死後,墨家三分。三支墨家各有側重,各有所長,待人處事的脾性也各有區別:
鄧陵氏居於南,主要在楚地活動,也被稱為“楚墨”。楚墨多遊俠,他們提倡“非攻”“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仗利劍遊走世間,以武力行俠義之事。
相夫氏居於東,主要在齊地紮根,以“齊墨”冠之。齊墨多學者,貫徹著“兼愛”的思想,專注治世學、邏輯辯論和理論學術。有意思的是,齊墨是三支墨門裡最偏向儒家的一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