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設想裡,第一、二卷的卷標是275和175的視角,第三卷 是兩個人的和聲,第四卷是小覺的視角。《最後的玫瑰》是離別前最後一刻,從她口中說出來的話。可以說,是根據這幾首詩設計了整個故事。
4,名字。
“覺”,第一次寫夢女,聽說特色是不給女主起名字。但是那樣很難塑造人物欸。於是折中一下,起了和男主一樣的名字(啊這。
後來發現還蠻合適的,是關於在廣大的世界上,自懵懂中覺醒的故事。
“遠山”,當時好像是沿著東京地鐵路線圖選了一個。就是從很遠的山裡來的意思吧。
“青鳥”,不知道有沒有讀者從最後的劇情裡領悟這個稱呼。當時間迴轉,萬物復甦時,彷彿有青色的巨大羽翼從地面上掠過。
“青姬”是對召喚這隻神鳥的巫女的稱呼。不過後來也就混同地使用了。
青蛙雨衣,總有人問我“為什麼是青蛙雨衣”。說出來很羞愧,但是確實是旅行青蛙的意思!關於一個糊里糊塗的漫遊者終於回到家鄉,自己卻還不知道。
術式,和“六眼”對應的是“時之心”。“無量空處”對應的是“剎那滅生相”,“無下限”對應的是“一心念”。
雖然都有稍微考慮過一下,寫到打架的時候似乎很少說出來。對不起!直到最後我也沒有適應少年漫一邊出招一邊大聲喊出招式名字的寫法!
另外credit給到阿·塔可夫斯基的《人生,人生》,給了我小覺領域的最初靈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