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17、智清之死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次日,凌府的人一大早得知喪訊,凌七悲痛之餘,讓管家去官府報備。衙門裡派了人來寺裡查案。正巧京城六扇門的捕快唐仁在杭州追捕逃犯,便一併跟了來。

雖是平級,但京城衙門自然與地方不同,杭州府衙的人顯然以唐仁馬首是瞻。

唐仁找來莫熙跟墨芙分別問話。

他身著便裝,掛京城府衙腰牌,懷揣鐵尺、繩索,一身標準配置。莫熙知道捕快所承擔的偵破任務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叫“比限”,一般五天為一“比”,重大的命案三天為一“比”。過了一個“比限”,還無法破案的,捕快便要受到責打。所以她邊打量唐仁,邊尋思著若是此人回去之後被打得屁股開花,那可有得瞧。

捕快在這兒屬“賤業”,根本不像《四大名捕》裡頭寫的這麼拉風。朝廷律法嚴格規定他們的後代不能參加科舉,以免有辱斯文。即便他們脫離捕快行業,其子孫三代也得跟著倒黴,三代之內不可入仕。真真是遺禍子孫的行當,一倒黴就是四代,沒前途啊。

捕快在老百姓的眼中也不是武俠小說中的正面形象。他們是沒有工資的,每年的伙食補貼即“工食銀”不過十兩左右,養家餬口都艱難,於是敲詐勒索成風,巧立名目收取好處,與州縣官吏同流合汙,製造冤假錯案,對老百姓橫徵暴斂,任意拘捕。可謂壞事幹盡臭名昭著。

杜甫在《石壕吏》中有敘:“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惡,婦啼一何苦……”這個“捉人”的“吏”,指的就是唐仁之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