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這時德國人還使用了一種新裝備……三號突擊炮。
三號突擊炮是由曼施坦因提出的,德軍攻打波蘭以後,發現自己的裝甲部隊裡缺乏一種支援步兵攻打碉堡的武器。
坦克在這時的確可以勝任這個任務,但將坦克用作步兵對敵人永備工事的進攻實際上是一種嚴重的浪費……進攻敵人固定的不會移動的碉堡工事實際上不需要多快的機動性,它只需要將火炮慢慢移動到最前沿支援步兵就夠了,也不要求的火炮能夠有全方位的射角,因為碉堡就在那裡,它不會移動。
相反,在進攻碉堡時更需要的是更厚的裝甲以便抵擋敵人在碉堡內反坦克裝備的攻擊。
從這些方面考慮,坦克就不適合執行這樣的任務,因為它的高機動性和可旋轉的炮塔完全就是浪費,而為了高機動性及射角等又不得不犧牲掉裝甲的厚度。
於是三號突擊炮就面世了,它差不多就是使用三號坦克的底盤然後再加上一門大炮……突擊炮是炮兵的範疇,它的成本大慨是三號坦克的五分之四,但在進攻碉堡、機槍掩體、戰壕或是敵反坦克炮陣地時卻能發揮更大作用,原因是它可以更自由的加厚裝甲。(注:三號突擊炮將正面和側面裝甲都加厚到50MM,中後期甚至加厚至80MM,而且炮身更低矮很難被命中)
這種突擊炮就被投入到進攻“斯大林防線”的戰鬥中,它們憑藉著裝甲的優勢氣定神閒的開到蘇軍碉堡跟前,照著蘇軍碉堡的射孔就是一陣猛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