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到一人之下的位子上了,竇太后最關心的除了三個不省心的兒女便是自己百年後的名聲。
“想法是好的,只是這青年才俊從何而來?”竇太后從不小看皇家的孩子,但是跟皇家有關的事無比做到盡善盡美:“宮女們也就罷了,畢竟是被俘入宮或是賣身進宮,可是在掖廷待詔的家人子裡有不少都是大姓之女,總不能將她們全都許配給外戚家僕。”
提到那些掖廷待詔的家人子們,竇太后似乎想到了什麼,眼神有了明顯變化,轉而問道:“掖廷待詔的家人子有多少人?”
“回太后,一共有一千五百人,其中有十二位是被先帝或皇上寵幸後未得名分的上家人子。”一旁的宮女小聲道。
《漢書·外戚傳》裡曾備註道:“家人子者,言採擇良家子,以入官未有職位,但稱家人子。”
而這選入宮的良家不僅得是良民出身,而且其家不在醫、巫、商賈以及百工之內,這就導致被選入夜庭的大都是鄉紳乃至世家的女兒。
如被送去和親的王昭君和見證西漢滅亡的王政君。
劉瑞本是隨口提到掖廷待詔的家人子們,可是當竇太后詢問宮裡的家人子有多少時,他也感到一絲絲的不對,從而變得嚴肅起來。
一千五百人的家人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跟唐明皇時的後宮人數相比,連毛毛雨都稱不上,可是在官員人數還沒唐朝三分之一的西漢前期,不說是關中一代的名門閨秀,小家碧玉都蒐羅全了,但也稱得上十戶裡有六戶的閨女都在宮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