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何後人之世道沒有那麼多對女子的風言風語,他又想到先前讓他心驚肉跳至今、幾乎不敢在朱翊鈞與李太后面前漏出一點的猜測——後世還是一家天下嗎?
連兩千多年的帝王家都已消散,女子能夠外出謀生、入仕為官,又有何奇怪呢?那是一個不知為何天翻地覆、幾乎重造的世界啊!
張居正能夠冷靜推導、努力拼湊還原後世百姓的生活,是因為他一心只為能參透後世朝廷強盛的緣由,一心想要明瞭後世朝廷治國之經略,試圖借鑑其精華,為大明的將來闖出一條更好的道路來,因此心緒十分平穩而純粹。
他是大明的維護者,卻也是儒學的叛逆者。
身為神童的張居正,十六歲中舉後,二十歲第一次考進士卻落榜了,倒不是他也成了“傷仲永”而是他居然在備考期間——常年專注研習歷朝治國之策,沒怎麼在格律嚴整的八股文上下功夫,於是名落孫山,不得不又等了三年。
這回張居正吸取了自己三年前的教訓,“晝作夜思,殫精畢力”終於肯花了點心思學八股,也終於是二戰告捷,中了第二甲第九名。[注]
二甲的名次其實也不大符合他神童的名聲,但張居正對辭藻華麗、死板無聊的八股文實在毫無興趣,在他少年求學的科舉之路上,他也鮮少參與同窗相互吹捧詩文的文會,後來入朝為官那麼多年下來,身為首輔的他寫了無數治國經略、明君輔導手冊,卻沒有一篇詩文流傳於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