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歷史同人)諸朝看我直播鄉村生活日常 第1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其次便是番薯、玉米、馬鈴薯等活人無數的糧食在清朝得到了大規模種植及普及,兩個因素加起來,人口自然就增長了。說到糧食,我們現在能人人吃得飽,也要感謝一個人。】

【要感謝我們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老!】

【他畢生都在為了讓“中國人一定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而努力。他經歷過□□,看過餓殍遍野的慘狀,自己也捱過餓,於是他立下堅定的志願,他要用農業科技戰勝飢餓。

他也做到了!

他從三十四歲開始研究雜交水稻,到74歲時,他實現了超級雜交水稻畝產900公斤、82歲,實現超級雜交水稻畝產1000公斤、84歲,實現超級雜交水稻畝產1100公斤、88歲,實現超級雜交水稻畝產1200公斤、90歲,培育出了耐鹽鹼、能夠在鹽鹼地種植的水稻。他用一生的努力,讓我們實現了以佔世界上7%的土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的壯舉。他去世前還在三亞的稻田裡忙碌,因不慎在田裡摔了一跤引發身體不適……而他在病危之際,沒有留下別的遺言,只叮囑弟子要繼續雜交水稻的研究。】

這時五叔爺已經拿著裝油的搪瓷缸出來了,林菱連忙上去接,又囑咐他以後過來一起吃飯,不要總是一個人煮點麵條對付過去,五叔爺是她爺爺的哥哥,與她爺爺年紀相仿。五叔爺爺原本也參過軍,一向身體非常健壯的,但因突然喪子,老伴悲傷過度腦出血也走了,接連打擊使得他老得極快,看起來蒼老得很,身體也不如爺爺好,林菱殷殷切切囑咐許久,五叔爺卻一個勁說政府和部隊每個月都會來看望他,不用擔心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