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手術中出血,血小板根本就跟不上。
“陸副院長,我婆婆在10年前拿掉了脾臟。”
“拿脾?就因為血小板的原因?”
“是。”
陸晨:(ˉ▽ˉ;)...
當時拿脾,是有些過度治療了。
患者血小板數量嚴重的減少,也不一定做切脾治療,因為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
如果血小板低是由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引起的,首要的辦法就是輸注血小板和口服環孢素、康力龍治療。
當然,如果激素干預沒有效果的情況下,才會做出拿脾這樣的考慮。
可是,從患者治療後的效果來看,當時明顯是錯誤的一個選擇。
在陸晨看來,只有一種情況血小板低需要切脾治療。
就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如果激素治療效果無效或者患者不能耐受,需要切脾治療,一般切除脾臟以後,治療效果有效率在75%左右。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在藥物應用存在禁忌或藥物無效時,脾臟切除是其二線治療的第3推薦。
可問題是,這也不是百分百的。
“所以當時懷疑的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出血性疾病。
對於患者來說,疾病和免疫因素、血管因素、脾臟因素、遺傳因素有關,治療方案為脾切除。
如果是這樣的問題,那的確是比較麻煩的情況。
可問題是,患者在切掉了脾臟之後,並沒有恢復血小板的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