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是從發射場判斷出來,這裡是酒泉發射場。
火箭可回收技術,這個其實在國際上也有人提到過這一點。
白頭鷹當初搞太空梭的初衷就是為了降低太空探索的費用。
在太空梭搞之前,白頭鷹預測太空梭的使用費在單次3000~4000萬美元。
只是後來當太空梭搞出來之後,才發現單次的費用達到了四,五億美元。
而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為什麼沒有在火箭可回收專案方面發展。
是因為我們要保證整個火箭發展領域上下游都有飯吃。
別看在2020年的時候,馬某人的火箭可回收技術的確牛逼。
但是很多國家包括白頭鷹自己都還是選擇原來的方式發射。
一方面是太空安全,另外一方面就是,有些東西不是錢能衡量的。
在2020年的時候,歐洲宇航局還要推出新的運載火箭,他們為什麼要推出新的運載火箭而不用馬某人的,就是要保證自己在這個領域有人有技術。
如果依靠馬某人的話,等到你自己的人沒有了,你的技術沒有了,他就會把價格提高。
資本家只要壟斷了市場,那麼後果是極其嚴重的。 國內現在把這項技術展現出來,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向世界證明我們有這項技術。
搶白頭鷹以及肥鵝的生意!
在火箭這一塊,全世界的玩家在這個時空也就4個。
白頭鷹,歐洲,肥鵝,東方某些國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