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綱中挑逗情緒設定衝突的高妙水平,上市後搞個洛陽紙貴也不是什麼難事。吳承恩在話本小說中磨礪如此之久,這一點判斷的眼光還是有的。
但正因為如此,射陽山人才不自覺的感到迷惑。在通常的理念裡,教化與文筆是文學的根本,爽點與懸念不過只是枝葉,用來打造漂亮的點綴而已。可為什麼這樣捨本逐末,枝葉繁茂卻根莖空虛的作品,居然也能有如此怪異的魅力呢?
穆國世子謙虛道:“先生過獎了,我哪裡敢當。”
吳承恩深深吸了氣:“……不然,小生絕不會在這件事情上誇張。世子這篇大綱要是真能敷衍成話本,必定是膾炙人口,萬人空巷,恐怕有井水之處,都要傳看這本……《凡人修仙傳》。”
這是借用的北宋“凡飲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典故,只不過嘛,柳三變的詞風柔嫵靡,動人心扉,文學成就橫絕一代,所以能有萬眾傳唱的資格;而這本小說的大受歡迎,恐怕就實在與文學兩個字搭不上邊了……
吳承恩心情複雜,只覺往日心心念唸的所謂“萬人傳頌”,此時似乎也微妙的有了種被玷汙的痛楚。
穆祺當然不能辨別這幽深的心境,只是覺得吳先生的口氣極為誠懇,不覺欣然喜悅,大為得意——當然,這一份得意不僅僅屬於他個人,更屬於數百年後千萬人內卷出來的黃金套路;文學不是可以複製的天賦,但小說中挑逗情緒的技巧與套路卻是可以鑽研可以提升可以學習的成熟經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