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期,兵連禍接,導致武將地位扶搖直上。昭義軍內諸位武將更是聞戰則喜,期求多立戰功,以博個封妻廕子。
是啊,若是在河東虛擲光陰,他們的仕途豈不要就此停滯不前?
李守節的一席話,給了平時按部就班打打北漢寨子,就沾沾自喜的昭義軍文武當頭一棒。
對於武將來說,進封一方節度使、加封使相才是最高的追求目標,若是一直如此下去,到時候別說節度使,就是連刺史都難以觸及。
昭義軍監軍、亳州防禦使周光遜更是聞言起身,他本來和李筠不對付,還曾被盛怒下的李筠監禁過。
作為朝廷派往藩鎮的監軍,遭受如此大辱,他怎麼可能對李筠一點看法都沒有,但是官家事後囑託他,昭義軍李筠是國家重臣,讓他相忍為國。
也因此,後來周光遜很少對李筠的軍令再做置喙,完全成了一個應聲蟲。
今日李守節這個衙內的一席話,倒是重新激發了他的志向,而且從李守節的言語中,他聽得出來,李守節和其父李筠不一樣,李守節對東京朝廷分明是恭敬有加。
因此周光遜聽聞李守節一席話,不由得起身叫好,連連讚歎“虎父無犬子”,搞得李筠很是受用。
他覺得未來可以走走李守節的路線,讓其規勸其父李筠謹守臣子本分,若是如此他在昭義軍的日子也能好過些,以後未必不能建功立業,怎麼也好過如今這番渾渾噩噩的姿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