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會盟?
就是和談?會議?
只是開個會,這仗就不用打了?
有這麼便宜的事情?
【多倫會盟其實在第一次出征噶爾丹以後,就舉行了,那個時候康熙其實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噶爾丹的反叛正好給了他解決這件事情的契機。】
【於是第一次親政噶爾丹後不久,他就召集了內外蒙四十九旗的王公舉行了會盟。恩威並施下統一了蒙古各部。】
果然不是之開會這麼簡單。
恩威並施?
各朝各代的地方極其關注最後第二個“威”字。
【這次會盟中,康熙對蒙古各部的王公們許以各種親王的名號,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在會盟的同時不但帶了七十多門火炮和很多火器過去,甚至其中還包含八門紅衣大炮。】
【然後又在大家酒酣耳熱,氣氛熱烈的時候展開了浩大的閱兵儀式。據說當場就有部落首領被嚇得趴在地上瑟瑟發抖。】
原來是這樣的曉之以“理”,學到了。
之前還在為自己雖然造出了火炮,但是卻不知道該不該立即使用的秦始皇,彷彿從中一下得到了靈感。
既然此時他的大秦需要休養生息,回覆民生,不是向匈奴開戰,窮兵黷武的時候。所以,眼下看來,他這些火炮只能架設在長城上。
但是如果效仿這後世的康熙帝,拉著大炮同匈奴坐下來談一談,也許能得到出其不意的收穫也不一定。
畢竟火炮這玩意兒,在目前看來實在是太厲害了,若不是大秦現在比較窮,他都想造艘大船,拉著火炮去征伐那個傳說中的美洲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