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盈利來看,《黃金時代》的成本大約是兩百萬美元,而票房最終達到兩千三百餘萬美元。而《辛德勒的名單》與《美麗人生》兩部電影的總投入,大約在一千萬美元左右。
到一九四七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之時,這兩部電影,已經連續火爆上映了三個多月!票房將近兩億美元!在這個時代,簡直就是奇蹟!
按照購買力計算,這個數字也已經基本上超過了後世這兩部電影的票房。
從藝術性來看,《辛德勒的名單》與《美麗人生》兩部電影,更是甩了《黃金時代》八條街。《黃金時代》只不過是一部以安撫老兵為主要目的的喜劇片,如果不是因為二戰後復員的老兵太多,這部電影,根本就引不起什麼波瀾。
對於所謂的人性探討,極為微弱。並且,這些老兵原本就是勝利者。雖然需要安撫,但是,其心理陰影的面積,卻遠不如被德國人屠殺的難民那麼大。所以,其撫慰人心的作用,實際上也沒有那麼大。
畢竟,真正上戰場的軍人,大約只佔據總人口的十幾分之一。而受到戰爭陰影威脅的民眾,卻是全部。猶太人只是其中最悲催的一群而已。從受眾上分析,也知道誰的藝術力量更強大一些。
所以,《辛德勒的名單》與《美麗人生》兩部電影,這兩部電影,將一九四七年,第十九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歷史,改了個天翻地覆。原本能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劇本、最佳剪輯、最佳配樂七項大獎的《黃金時代》,只是悲催的拿了個最佳剪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