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由法國導演佛羅瑞·加侖伯格拍攝的《拉貝日記》,無論是從電影的角度,還是從商業的角度,都完全無法和斯皮爾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單》相提並論。雖然,日本人在南京進行的南京大屠殺,是一件完全不遜於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慘無人道的事情。
而電影《拉貝日記》,也沒有將《拉貝日記》中拉貝和相關人物的真實風采展現出來。
雖然,在後世,這部《拉貝日記》在日本被全面禁映。雖然,這部電影被認為沒有那麼血腥暴力,是不會引起中國人反感的。但實際上,這部電影唯一能和《辛德勒的名單》相提並論的,無非是服裝和場景細節,還原的比較好,有時代風味而已。
所謂的“沒有過分賣弄血腥暴力之嫌”,其實,是對歷史的一種迴避。當然,這種迴避和導演的立場有關。羅瑞·加侖伯格拍這部《拉貝日記》,並不是以中國人的角度去拍攝和敘述,從電影開始,羅瑞·加侖伯格構建故事所用的主要人物,便是西方人。
並且,一直是西方人。唯一一個東方人的視角,即張靜初飾演的琅書,也並不真實有力。羅瑞·加侖伯格,似乎是在用一種上帝的視角,將西方人變身為救世主,來拯救慌亂、無知、愚昧的中國人。
電影中,拉貝的司機,似乎從來也學不會有事先敲門。這種對中國人智商的蔑視,似乎是自然而然。毫無牽強。但是,無論是從現實的角度,還是從故事的角度,都極不合理。一個能在短時間內死記硬背下繞口外語的人,居然會不記得敲門?而且,這個細節,在拉貝原版的日記中,似乎並不存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