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方式最為積極,採用了類似於壯士斷腕的手法,犧牲的方式投入進攻,即便不能突圍也足以牽制國防軍的注意力,減輕對主力的壓迫,如果主力此時突圍,神尾估計被包圍的近5人馬至少有一半以上能夠全身而退。但是,這種最積極的作法也是最引人爭議的辦法,能有一半以上部隊突圍,同時也就意味著還有近一半人員的覆亡。這已經不是斷腕,而是自廢雙臂了,縱然保得命在,又有什麼意義呢?
第二種方式看來較為保守,也是最為常規的思路,但弊端也是不少。要想獲取援助,必然要能夠堅持到援兵到來的那一刻,能不能堅持住已經是極大的考驗,有無效果還在其次,起碼國防軍包圍圈的攻勢會更甚、更具壓迫感。前一種方式雖然積極,但那是以血和肉為代價,部下和大本營方面均頗有微詞,神尾稍微思考了一番便予以放棄。當然理由也是很充分的,容易被各個擊破,士氣容易直線下降。那麼便只能就地等待援兵了……
在遭遇禁衛軍的鐵甲洪流後,神尾對於戰車的使用和威力認識更是深了一層,在發給大本營的電報中,他用較為詳細的文字對此進行了說明:
“……敵方出動了鐵甲戰車並伴隨步兵衝擊,速度雖然較騎兵為慢,但攻擊力卻遠超過騎兵,無論是戰車的小口徑速射炮還是車載機槍,均對我軍陣地形成了火車壓制。我軍無論機槍、步槍都難以對其進行破壞,山炮、野炮除非直接命中否則不可能將其摧毀,但由於戰車處以一直的活動當中,很難被炮火擊中,一般地炮彈碎片對戰車防禦面並無殺傷作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