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爐,顧名思義,就是可控核聚變反應爐。
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太陽的能量就來源於核聚變。
可控核聚變的原理和太陽是一樣的。
第一座太陽爐的體積非常大,直徑將近十米。
這在反應爐裡算是大傢伙了。
當然,並不是太陽爐科研團隊沒能力把反應爐做小,而是實驗用的第一座太陽爐,體積大一些,更容易找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最佳化和修正。
整座太陽爐的內壁,都是方源按照科研團隊給出的圖紙製造出來的,製造好之後,還進行了十幾次的修改,以適應太陽爐的修正要求。
除了方源之外,東海還有一個人可以控制強相互作用力材料。
這個人自然是牛大志,因此他也被叫到了太陽爐研製團隊裡,在方源休息的時候,由他來頂班。
最終,用了七天的時間,終於完成了第一座太陽爐的製造。
當王九良點燃太陽爐反應堆的時候,當太陽爐內爆發出兩億度高溫的時候,在場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都熱淚盈眶。
上個世紀中葉,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距今已經過去了將近七十年。
七十年前,人類就掌握了核聚變技術,研製出了核聚變武器。
然而,在這七十年時間裡,人類不斷的嘗試將掌控核聚變這項能源,用了七十年時間都沒有成功。
今天,第一座太陽爐的誕生,終於將這項科技寫入了人類文明的歷史裡。
無論未來人類走到宇宙的哪個角落,都將記得是這一天,讓人類邁出了走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