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前一天,學校組織所有學生去秋收,這是學校的傳統,據說是為了讓學生們瞭解農民伯伯的辛苦,謹記不能浪費糧食。
每個班級裡牆上掛著的詩句,都有憫農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這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紳的名篇,不過喜歡歷史的馮宇卻知道,李紳寫這兩詩,不過是為了博皇上的喜愛,藉此升官。而升官之後,李紳卻恢復本性,變得窮極享受,根本從來都不理會農民的疾苦。
雖然馮宇對李紳沒什麼太大的好感,但這兩詩,確實是婦孺皆知,千古傳誦。
坐著學校借來的大客車,花了兩個多小時,來到了冰城北面的一個農場,距離馮宇家所在的農場,也不過就剩一個小時不到的路程。
這塊有一片玉米田,馮宇他們學校就是負責將玉米割倒,玉米棒剝出來,聚成一堆,等候拖拉機來收走。
現在龍江主要種植的作物是小麥,然後是黃豆,玉米很少,否則也不會讓他們來這麼遠,這已經是學校能聯絡上的最近的一片玉米田了。
三個年級,總數五百多人,以班級為單位,學校給大家分配了各班級的分擔區。
一個班級四十多人,就弄這麼點玉米,這要是放在農場,五個人一天不到就能幹完。在馮宇看來,同學們興致還挺高的,似乎都當做了秋遊一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