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十六節 宿命(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陳佐才話一出口,李定國就急忙來打圓場,他並不想對鄧名失禮,今天雙方首次見面,涉及的話題已經遠比李定國想像得要廣泛、深入了。

“沒關係,沒關係。”雖然陳佐才很無理,但鄧名沒有露出絲毫的憤怒之色,他沉吟了一下,仍然用客氣的口氣說道:“我有一些想法,估計陳先生聽了會覺得很荒謬,但我想‘大丈夫無一事不可對人言’,不妨說出來讓陳先生對我的想法有所瞭解。”

在鄧名的理解裡,官員就應該無一事不可對人言,比如官員的財產、對政策的傾向、做出決策的依據等,不過未來或許可以用法律強迫官員把這些事情交代清楚,起碼要交代清楚一部分,但現在還是隻能依靠道德自律。

“對中興大業來說,最好莫過於大家都對朝廷的命令俯首帖耳,朝廷發出的命令能夠得到各路將士不打折扣的執行,只要朝廷一聲令下,接到命令的人就不怕犧牲,不計較利害得失地衝上去,理解也要執行,不理解還是要執行。”鄧名說到:“如果朝廷治下的百萬軍民能夠擰成一股繩,萬眾一心,那麼趕跑韃子、光復山河也就指日可待。”

在鄧名的前世,隨著識字率和科技的發展,**制度的效率也有所提高。比如二戰前的納粹德國,靠著國民普遍的復仇心理、足夠發達的教育系統夜以繼日地洗腦、無線電通訊便利加上工業社會的組織性,使得領袖的意志得以貫徹。一個**國家在五年至十年的時間內,效率可以達到憲政國家的水平。不過即使是工業社會的**國家,也達不到鄧名所希望的效率,資訊時代計算機技術大發展後是不是能達到,鄧名沒有親眼見過不敢說,反正明朝、清朝都是達不到的。憑著明末現有的技術條件,皇權直接貫徹到縣裡都很勉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