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十八節 專利(上)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敘州的滷泉數量眾多,鹽商紛紛向這裡轉移,現在鄧名還沒有其他什麼支柱產業,因此鹽業不光受到劉晉戈的重視,鄧名同樣非常關心,為此專門抽出幾天的時間來進行視察。

現在在敘州的滷泉外,有大量的木匠作坊,正夜以繼日地製造著鹽商要求的貨物——現在敘州最發的除了鹽業、就屬木匠和造船業——這種貨物是一種面積極大的木盤,底部對平整的要求很好,而且不能漏水。在鹽井旁,就有大量這種木盤被擱在石頭上懸空放置,打出來的滷水被倒入木盤中,暴露在陽光之下,被曬成晶體。

“曬鹽法能夠節約九成三的人手,能夠節省大量的柴火、鐵鍋,”盧歡向來視察鹽業的鄧名和袁象報告道:“採用曬鹽法後,我計算了一下成本,大概只有煮鹽的十分之一,現在敘州的製鹽都用了曬鹽法,遲早成都那邊也會轉煮為曬。”

早在唐朝甚至更早的時候,福建地區就開始採用曬鹽工藝,但宋、元、明對推廣這個工藝都沒有什麼興趣,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鹽鐵專賣,對官府來說,煮鹽的利潤定得多高都可以,根本沒有降低生產成本的迫切需要。明朝實行更嚴格的食鹽專賣後,還開始打擊福建的曬鹽法,因為相對煮鹽來說,曬鹽法更難以受到官府的控制,用曬鹽法制鹽的人不像灶戶那樣容易控制,官府無法靠控制鐵鍋等工具來控制食鹽生產——也就是說,雖然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了,但是官府的管理成本卻極大地提高了。就算有官員呼籲採用更便宜、更高效的曬鹽法,也是個人行為而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