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十五節 鞏固(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鄧名希望把大量縉紳子弟送到四川接受軍事訓練,在他看來這對膠東繼續增強軍事實力有很大的好處。

“膠東的縉紳有錢有糧,能夠承擔他們的子弟的學費,而且這些人到了四川我就比較容易把他們變成帝國主義者。”鄧名的這個如意算盤已經在心裡打了很久了,這些縉紳子弟不但在思維方式上容易被同化,而且還會因為在川軍中接受訓練而感到帝國軍隊的強大,產生出帝國軍隊的畏懼心理。

不過鄧名算盤打得雖好,但扶清議院卻不願意向四川派出學員,他們知道川軍很強大,但是首先不認為鄧名會傾囊相授,其次擔心自己的子弟會被用去當炮灰。這些縉紳理解不了為什麼需要長期和專業的訓練才能讓膠東軍脫胎換骨,而且他們的軍隊組織也不需要這樣廣泛的軍事訓練。

縉紳軍隊的軍隊結構是一板一眼按他們在鄉間的人身關係來的,穩固到了僵化地步,佃戶出身就不可能出任到軍官,而秀才就是要服從舉人長輩的指揮。現在這個軍隊的戰鬥力已經讓縉紳議院很滿意了,他們並不覺得有進一步提高的必要,更不會從佃戶士兵中選拔表現傑出的人員去接受軍官訓練——就是這些鄧名覺得有前途的扶清軍士兵,他們也更期盼東家和宗族許諾給他們的媳婦、良田和更高的族內地位。

而那些縉紳子弟,他們出任軍官是一種副業,家族遇險了所以要帶領佃戶出來保護莊子——本質上他們領兵出征和保護塢堡不受土寇洗劫是一回事,他們的職務來自於他們的出身而不是軍事才能,不需要接受任何軍事訓練就必然是軍官,而且就算再有軍事才能,鄰居的佃戶也不會交給他帶領。而如果招安或是停戰了,這些縉紳子弟還是要去唸書,千百年來他們在家鄉和宗族中地位提高依靠的都是科舉而不是軍訓,現在雖然是亂世,但大家都覺得要想出人頭地最終還是要科舉,有學習領兵的時間還不如好好讀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