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35章 大婚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甲午中日之戰前後立時半年,如今終於落下帷幕()。

期間清帝國海軍大勝,陸軍則大敗。最後清帝國在《天津條約》中僅僅只承認了朝鮮歸日本保護一款,清帝國既沒有賠款也沒有割地,更沒有開闢通商口岸和允許外資在華直接設廠。若跟歷史上的《馬關條約》相比的話,清帝國可謂佔了大便宜。

當然,這一切的最大功勞者便是王辰浩。

隨著三國干涉還遼成功,李鴻章終於忍了近一個月的罵名重新站出來,首次向國民公開解釋,稱先前談判乃緩兵之計而已,然後大篇幅解釋了整個過程,透過報紙告知國民。

這樣一來,國民得知李鴻章的苦衷後,頓時給予了一片褒獎聲,稱其不愧是國之柱石。

不過,李鴻章也趁機將王辰浩擺到了臺上,稱這都是王辰浩的謀劃,他才是最大的功勞者。

李鴻章把王辰浩抬出來自然有其目的,顯然是要擴大王辰浩的影響力,就好比後世娛樂公司要培養某個明星一樣,先大肆宣傳和包裝一番,讓所有人都知道。

而李鴻章的目的也不言語表,他暗地裡跟周復和楊士驤等謀臣商議過後,認為王辰浩來擔任未來北洋系統接班人最合適,其他人或者太老或者難成大器,各方面都不及王辰浩。

王辰浩被抬到了大清帝國這個巨大的政治舞臺上,在這之前他是不敢想象的。先有黃海海戰力挽狂瀾,再有仁川偷襲戰一舉消滅日本海軍奠定製海權,充分證明了他在軍事上的本領。如今利用各國列強之間的矛盾和在華的利益糾葛,成功的實現了三國干涉還遼的壯舉,使得國家免於賠款和割地,這又證明他在政治博弈方面的出色能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