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德軍的“冰雹”計劃再次復甦。
為了對抗中華帝國在英倫三島上修建的大型雷達站系統,德國空軍在派出多波次的機群使用各種方式對其發起進攻都均告失敗的情況下,德軍又尋找到了從技術上提升冰雹導彈抗干擾能力的突破口。
在數百名德國頂尖火箭和訊號專家們的積極努力下,德軍在冰雹導彈上加裝了被動雷達引導頭,使其成為最理想的反幅射(反雷達)導彈武器。
儘管研發倉促,在20次試驗中,失敗十五次,只有5次成功,其中有兩次準確無誤的擊中目標,誤差竟然在2米以內,這給德軍提升了強大的自信心。
很快,德國統帥部迅速下令批次生產新式被動雷達導引頭,並對德軍現有的兩千多枚冰雹導彈庫存進行升級。
反輻射導彈又稱反雷達導彈,是指利用敵方雷達的電磁輻射進行導引,從而摧毀敵方雷達及其載體的導彈。在電子對抗中,它是對雷達硬殺傷最有效的武器。
這種反雷達武器技術原本是在四十年代末才會出現的,但德國被中華帝國逼得無路可走,迅速爆發出了強大的軍事科技潛力,新改進的冰雹導彈完全是針對中華帝國在英倫三島建立的大型雷達站而展開的導彈攻擊的。
德軍能夠迅速研製出反輻射導彈,一方面是被中華帝國給逼得。另一方面則是德國在英國的間諜無孔不入,以至於中華帝國在英國的雷達站的雷達輻射引數等機密資料亦被德國OKW情報局所掌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