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社會和北約看來,中華帝國擁有強悍的核力量,卻最終跟德聯妥協,長時間被指怕死。實際上,只有中華帝國國民們的心中才明白,中華帝國政府之所以妥協,全都是為了帝國國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所致。
“中華帝國的核力量是完全可以將整個德聯和北約集團從地球上抹掉,但為此中華帝國也需付出幾個甚至十幾個大中城市被毀滅的代價。顯然帝國政府認為這是不划算的,我們的人民都是萬金之軀,沒有必要跟亡命徒們決鬥。”
十幾年前,中華帝國用這個宣言詮釋了帝國政府為人民全心全意服務的最高宗旨,受到帝國人民們的擁戴。
但隨著中德冷戰規模不斷擴大,軍備競賽不斷升級,德聯銳意發展的核力量越來越嚴重的威脅中華帝國本土的安全,這令中華帝國政府寢食難安。
光華五十五年,隨著德聯向月球發射了探測器,其用於運載探測器的大推力火箭即表明德聯的洲際彈道導已經能夠覆蓋中華帝國本土全境了。這對中華帝國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國防威脅。
針對德聯的長程洲際彈道導彈能力,中華帝國皇帝王晨浩特別召開了御前會議。在王晨浩的指導下,中華帝國軍方成立了導彈防禦計劃委員會,專門研究攔截德聯洲際彈道導彈的導彈防禦計劃。
實際上,在此之前。中華帝國導彈預警系統和太空導彈防禦系統的研製工作在光華四十年代末期就已經開始了。當時,中華帝國和德聯都開始擁有自己的洲際彈道導彈和核彈頭,從那時起。中華帝國皇家科學院無線電技術研究所就開始了研發中華帝國首部用於監視北約的核導彈襲擊、遠端戰略轟炸機和航天器飛行的早期預警雷達“哨兵”的研製工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