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甜水井村,先沿官道向西,往金風莊的方向前進,到了第一個大岔路口,折行向北,一路來到善寧江。
善寧江原名叫做三擰江,說裡面水流湍急,好像擰著勁兒一般。後來因為不好聽,才改成了善寧江。
它是長江的支流,按流量只能算是一條小溪罷了,但卻是他們這幾個村子主要的灌溉水源,裡面的魚蝦雖不豐富,但也有幾個漁民泛舟江上,垂釣圍網,以此為生。
有漁船,卻沒有客船,因為江面不寬,要不是水流湍急,暗湧很多,連尋常會水的都能游過去,但是兩岸村民如果想要過江,其實還有更好的方式。
沿著善寧江一路向西,到上游水面較窄的一處,金風莊在此修建了一座石橋。
這石橋旱時為橋,汛時為壩,也算是一項民生工程。
沿著石橋去到江北,再走過一片水田,便到了善寧村了。
善寧村的規模要比大槐樹村小,但是卻比甜水井村大,也有幾十戶人口。
除了正常的種地生活之外,善寧村比較出名的就是北面與太平縣交界的太平山上,有一座善寧寺。
魏鳴雖然沒去過,但是記憶碎片裡還是能找到關於它的傳聞。
善寧寺據說是少林寺的分支,三代之前的老方丈曾在少林寺修煉過,獲得了少林的武功真傳,並把武功流傳了下來。
這一代的方丈法空據說武功也不錯,甚至還有降妖捉鬼的大神通。
不過隨著法空的繼位,原屬於禪宗的善寧寺風格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還經常舉辦各種法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