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方域向張存仁獻策之事,在《清史-張存仁傳》中有提及。
“……存仁聞歸德侯方域才,貽書諮治盜策,方域具以對。存仁用其計,盜悉平。”
是書信來往,並沒有見面。
那麼用其計,又是什麼計呢?
《上三省督府剿撫議》中有明確記載:侯方域向張存仁提了五剿五撫一共十條建議。
五條剿議是:通剿穴,絕徑路,因糧食,鼓敵愾,散敵援。
這五條建議都是兩軍交戰所採取的必要方式,沙場老將張存仁不會不知,根本不用侯方域這個後生小子提醒。
五條撫議是:固根本,昭激勸,簡精銳,訊號令,責屯種。
固根本是嚴防投降的起義軍再反叛,昭激勸是善待投降的起義軍,簡精銳則是從投降者中挑選精兵,其餘放歸回鄉,訊號令是對回鄉的投降者採取監視措施,責屯種是責令歸鄉的投降者安心耕種。
老實說,這十條建議,尤其是後五條建議如果明末各地的督撫大人們能夠嚴格執行,就不會有那麼多降而復叛的農民軍了。尤其是第三條的簡精銳和第四條的訊號令,如果當初熊文燦能夠實施,張獻忠想叛也不敢叛,當然了,財政困窘,朝廷無力安置,也是明末不能執行這五策的重要原因。
這五條對明末的流賊有用,但對榆園起義軍的用處卻不大。
因為兩場戰爭的性質完全不同,一個是為了吃飽飯,只要朝廷給恩惠,能活下去,小兵小卒都願意回家務農,誰也不願意過刀口舔血,朝不保夕的生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