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章 問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眼前的人群有男有女,男婦多半都是壯年,煎鹽的活相當辛苦,一開始便不能停,最少一個整天,身體弱的卻是頂不住。

男子多半穿著破舊的胖襖,還有人穿著快爛掉的鐵網靴,看衣袍靴子成色最少都有二十來年了,按大明衛所制度,胖襖三年一發,但閔元啟記得上次髮網靴胖襖還是萬曆二十年左右,估計是備倭時所發。婦人們穿著青色或藍色襖裙,染的色都快褪光了,顯露出土布原色,衣袍上是補丁摞補丁,和男子們也沒甚區別,更不要說講究色澤款式了。

人群加起來有一百餘人,但並非是閔元啟這個百戶的全部壯丁,在閔元啟記憶中有最少七八十人左右跟著總旗韓森往淮安應役去了,還有過百老弱留存,整個百戶加起來戶數確實還是一百一十多戶,但算上餘丁和婦孺,人口總數應該在七百七十人左右,各小旗的正軍和餘丁人數都是相當的多。

這和閔元啟記憶中的明朝軍戶逃亡的說法相當有衝突,也令他感覺有些困惑。

閔元啟確實不知道,大河衛和淮安衛,還有南京沿運河諸衛都極少有逃亡。

這些衛所是靠水吃水,沿河可以做買賣,可以看押管理漕船,運船北上也是這些衛所出人出力,朝廷給運費。

這兩個沿運河衛所還都有自己的造船廠,日子相較民戶還是困難,但比北方的衛所還是強出不少。到了清初諸衛失去軍事功用,徹底轉為漕船運夫,因其原本有衛所傳承,組織性較強,逐漸形成為秘密組織,這便是早期的清幫。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