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淮南子·說林訓》:
鶴壽千歲,以極其遊;蜉蝣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
蘇軾《赤壁賦》: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於一粟。
《詩經》: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只能活幾小時的浮游,被古人寄情於詩歌之中,覺得應該在有限的生命中,去感悟所有的美好,
生之光華,死之絢爛。
對此,林亦文只想說一句:hetui!
你們懂個蛋啊!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蜉蝣,咋知道蜉蝣在想什麼?
林亦文知道,因為,他成為了一隻蜉蝣。
原本是個二十多歲的普通研究生,正在和自家的導師在實驗室裡做實驗,眼前一黑,什麼都不知道了。
待到醒過來時,整個人...整個蟲都是懵逼的狀態。
遠處是翠綠的青山,蔚藍的天空上有飛鳥經過,近處是潺潺的溪水,有個小小的淺灘,紅色黃色的小花在微風吹過時,輕輕地搖動。
林亦文還陶醉於美景之中,陡然發現有些不對,他,站在了水面上,不僅如此,身邊是密密麻麻類似與蜻蜓的昆蟲,有的在空中飛舞,有的站在水面上,有的正在交配。
互相直接觸角在抖動,於是,腦海裡閃現出對話。
“哇,你看那隻蜉蝣,尾巴的須好長,好性感。”
“傻瓜,那是隻公的。”
“這位小姐姐,請問我有榮幸和你交配麼?”
“滾!姐姐我對你沒興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